12月23日,五大信披報刊主要內容集萃
|
|
媒體名稱 |
版面主要內容 |
經濟參考報 |
▲ 點擊閱讀 |
中國證券報 |
▲ 點擊閱讀 |
上海證券報 |
▲ 點擊閱讀 |
證券時報 |
▲ 點擊閱讀 |
證券日報 |
交通運輸部:到2025年“一腦、五網、兩體系”發展格局基本建成 |
?
經濟參考報
頭版
央地多策齊出 綠色環保戰略性新興產業迎風口
“十四五”時期,工業綠色低碳發展迎來重要窗口期?!督洕鷧⒖紙蟆酚浾咦⒁獾?,從部委到地方正積極布局,在穩步推進傳統產業綠色低碳發展的同時,加快產業結構高端化轉型,聚焦新能源、新材料、新能源汽車、綠色智能船舶、綠色環保、高端裝備、能源電子七大重點領域,壯大綠色環保戰略性新興產業,帶動整個經濟社會的綠色低碳發展。在一系列利好政策催化下,綠色產業有望持續開辟增長新藍海。根據相關部署,2025年綠色環保產業產值達到11萬億元。
要聞
農業農村部:打造生豬、家禽兩個萬億級產業
記者22日獲悉,農業農村部近日制定印發《“十四五”全國畜牧獸醫行業發展規劃》,創新提出構建“2+4”現代畜牧業產業體系,著力打造生豬、家禽兩個萬億級產業和奶畜、肉牛肉羊、特色畜禽、飼草四個千億級產業。到2025年,全國畜牧業現代化建設取得重大進展,奶牛、生豬、家禽養殖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。
“雙碳”愿景引領長線布局 多行業或迎價值重塑
“碳達峰”“碳中和”目標規劃下的相關產業板塊,無疑是2021年資本市場持續關注的焦點領域。今年以來,上市公司圍繞“雙碳”愿景,普遍展開布局或加速實現低碳轉型。機構認為,未來與“雙碳”關聯度密切的產業將持續呈現高景氣,多個細分賽道都具備較大增長空間,值得長期關注與布局。
中國證券報
頭版
總規模突破25萬億元 公募基金跑出發展“加速度”
權益類基金頻現爆款,“固收+”基金吸金無數,創新產品層出不窮……2021年,并不是公募基金業績最“出挑”的年份,但在公募基金發展史上,2021年注定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。這一年,投資者借道公募基金大量入市,公募基金發行在保持高速度基礎上,突出主線、體現創新。公募基金總規模達25.3萬億元,創出歷史新高。截至三季度末,公募基金持有A股總市值5.72萬億元,占A股流通市值8.31%,為近十年來最高水平,市場話語權持續提升。
要聞
國家發改委:進一步明確和簡化投資審核管理
國家發改委12月22日消息,國家發改委日前發布《關于進一步推進投資項目審批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見》提出,進一步明確和簡化投資審核管理,嚴格控制新增或變相增設審批環節。加強投資項目決策管理,切實防范“兩高”項目盲目發展和違規政府投資項目盲目上馬。做好基礎設施領域不動產投資信托基金(REITs)項目協調服務,對基礎設施REITs回收資金擬投入的新項目,加強跟蹤服務,協調加快前期工作和開工建設進度,推動盡快形成實物工作量。
跨年投放不停步 年底資金面無憂
12月20日以來,央行重啟并連續開展14天期逆回購操作。業內人士指出,作為跨季跨節“專用工具”,14天期逆回購的現身,表明了貨幣當局穩定年末流動性的意圖。綜合考慮,12月,前有萬億級降準,后有大額財政投放,期間央行公開市場操作起到了銜接配合的作用,可滿足金融機構對不同期限的流動性的合理需求,年底資金面應無憂。與此同時,市場上政策利率“降息”預期也在升溫。
上海證券報
頭版
人民幣資產繼續“吃香” 國際機構紛紛投下贊成票
2021年是不平凡的一年:全球疫情持續演變,外部環境更趨復雜嚴峻,主要經濟體貨幣政策正?;A期漸起……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,人民幣資產仍憑借高收益、獨立性、安全性等優勢“乘風而起”,廣受境外投資者青睞。
10萬億元的規模關口早已突破。央行數據顯示,截至今年6月末,境外主體持有境內人民幣股票、債券、貸款及存款等金融資產金額合計突破10萬億元,同比增長42.8%。外資機構看好人民幣資產的熱情持續高漲。展望明年全球市場,對于人民幣資產的前景,外資機構依然紛紛投下“贊成票”,尤其人民幣債券更是被看好。
要聞
銀行今年融資超萬億元 創紀錄“補血”充實“錢袋子”
今年以來,銀行融資已經超過2萬億元,扣除存續債券到期償還量后,全年凈融資預計超過萬億元。據統計,從各項數據來看,今年銀行“補血”的一個明顯特征是,可補充核心一級資本的再融資(IPO、定增、配股、可轉債)十分活躍,已實施規模超過1400億元,為去年三倍以上,而披露預案的擬融資規模也有1300億元。市場分析師人士預計,2022年銀行仍會保持相當大規模的融資體量。
整體規模逼近4000億元 券商結算模式基金駛入發展快車道
公募基金券商結算模式從試點轉入常規已近三年時間。從實際運行結果來看,今年采用券商結算模式的新基金不斷涌現,發行規模合計逾1700億元,遠超去年同期水平。整體來看,當前券結基金規模也已接近4000億元。
證券時報
頭版
保強度、可持續 明年地方債發行重在提質保量
隨著財政部在近日開展一系列發債工作部署,2022年新增地方政府債券的相關工作安排逐漸明確。多位專家表示,在穩增長和財政更可持續的要求下,2022年新增地方債總體發行規模持平或略低于今年,新增一般債規?;驅⑾陆?,而新增專項債規模有望持平或有所提升。從提前批額度以及下達看,明年發債節奏將整體前傾。
要聞
非貨幣ETF爆發式增長 今年規模首破萬億
今年非貨幣ETF迎來爆發式增長,新成立產品數量連續5年保持增長。Wind數據顯示,截至12月21日,今年37家基金公司宣布成立了272只ETF產品,創下歷史紀錄,數量是過去7年之和。在規模上,ETF市場今年首次突破萬億大關,截至12月21日,ETF總規模達10229億元。
產能過剩PK技術變革 光伏行業風險與機遇共存
2021年是光伏平價上網的第一年,卻遭遇了產業鏈價格飆漲的窘境,集中式電站組件招標價格一度突破2元/W。面對產業鏈不穩定因素,今年國內裝機量低于預期,但是,資本對于光伏的熱情依然很高,截至12月22日收盤,A股千億市值光伏公司共有9家。
證券日報
頭版
交通運輸部:到2025年“一腦、五網、兩體系”發展格局基本建成
12月22日,交通運輸部官網發布《數字交通“十四五”發展規劃》?!兑巹潯访鞔_,到2025年,“交通設施數字感知,信息網絡廣泛覆蓋,運輸服務便捷智能,行業治理在線協同,技術應用創新活躍,網絡安全保障有力”的數字交通體系深入推進,“一腦、五網、兩體系”的發展格局基本建成,交通新基建取得重要進展,行業數字化、網絡化、智能化水平顯著提升,有力支撐交通運輸行業高質量發展和交通強國建設。
要聞
年內IPO募資超5200億元創出新高 債市融資穩步提升
年內500多只新股在A股上市,IPO募資總額超5200億元,新股數量及募資額均創歷史新高;債券融資方面,滬深交易所債券市場發行規模達16.77萬億元,連續多年穩步增長。業內專家認為,股票融資、債券融資齊頭并進,與資本市場運行制度持續完善密切相關。隨著注冊制改革深入推進,股票融資有望再提速,與此同時,債市融資規模將繼續上升,資本市場直接融資功能將得到充分發揮。
公募基金行業邁上24萬億元新臺階 產品創新“次第花開”
2021年,對公募基金行業而言,極不平凡。這一年,市場行情雖然震蕩起伏,不少基金凈值受到影響,但公募基金行業仍蓬勃發展,資產管理總規模邁上24萬億元新臺階。截至12月22日,基金平均業績顯著超過大盤指數,權益類基金年內平均收益率為7.17%,其中主動權益類基金年內平均收益率為7.92%。
?
(來源:經濟參考報、中國證券報、上海證券報、證券時報、證券日報)